近日,福建省派第六批驻村第一书记、中铝瑞闽派驻干部宋驰正式获评2024年度“福建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从央企车间到海岛乡村,这位带着“中铝基因”的驻村干部,用三年时间交出了一份“党建强、民生实、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答卷。村民“感谢中铝送来了好书记”的话语,成了最质朴的认可。
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搞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
“近几年宋书记到村后,把班子凝聚在一起,目前东占村党组织绝对是平潭苏平片区最有战斗力、最有执行力的战斗堡垒之一。感谢省委派来了好书记、感谢中铝送来了好书记。”在宋驰任期考察时,苏平片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林鸿飞由衷感叹。
但当初刚到东占村时,宋驰感觉最困难的事,就是如何让村两委班子融入一起形成合力,面对村两委成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规范性,产业发展存在局限和村集体收入薄弱等现象。
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宋驰想起了在中铝瑞闽工作实践中,中铝集团“党建是搞好央企的法宝”的内涵。
“驻村干部,先干一步”,宋驰一边抓紧学习乡村振兴相关的法规政策,一边把“党建强则村强,党建兴则村兴”的理念灌输给村两委成员。通过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引导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村两委班子意识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村里党员日常在外务工的情况,宋驰抓住利用法定节假日等集中返乡节点,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总支部、村里重要事项并开展党课学习,通过带领村两委实干在前做好表率,越来越多党员能够切实参与村集体发展规划中,村民们明白了振兴乡村与大家实际利益息息相关。
“宋驰书记这几年引导我们村坚决贯彻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鼓励村两委一起谋划经济建设,所以事情都一起讨论,一起商量,慢慢地村两委的成员都乐意来参加组织生活了。”东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游
强介绍,“同时宋驰还积极倡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委会工作办法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让村民们真正看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风带民风,用民风促乡风,目前我们村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很强,也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党员模范作用也让更多村民渴望加入党组织,驻村以来,东占村新增7名入党申请人,确定5名入党积极分子,已发展2人入党,保证了党组织的活力。同时,促成东占村与闽江学院海洋学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志愿服务共建活动,还积极对接北京大学“知行计划”见习团、派出单位党组织和分工会到东占村考察交流、联建共建。
“东占村产花生、地瓜,把宋驰当成村里的一份子后,老人拎着自家种的花生等农产品到村部送给宋驰,宋驰都是婉拒村民的好意,有时还追着把农产品送回村民家门口。几次过后,村民知道了这个书记不收礼,肯定能公平公正。”游强说。严守底线、廉洁自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几年在农村工作,就是守住了底线,所以有了底气,宋驰面对村委和村民时都能问心无愧。
“当初一到换届,都头疼不已,很难一次成功,但这一届换届选举工作是东占村历史上最为顺利、平稳的一次。包括前一段的补选委员,候选人全票当选,这是良好政治生态的体现,也是村民们的期许。”东占村包村领导潘晓萍介绍。
在宋驰的努力下,凝心铸魂的党组织也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2021年下半年,东占村从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这几年,东占村先后荣获福建省第二批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对象、2022年度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连续三年被授予平潭综合实验区五星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建品牌示范点称号。
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了解村民,心系村民,才能服务村民。从央企员工到驻村书记,转换角色后,宋驰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排忧解难,二十四小时手机开机,让村民随时能联系上。
“他第一个行囊是我帮他提到宿舍里面去的。后来,我了解到他是平潭人,但是他天天晚上都住在村里。我开始的时候就想,这个小伙子真的会沉下心住在这个村里面吗?其实,刚开始我还是很怀疑,但是三年了,到现在,他真的是每周一上午八点准时到村里上班,都是到周五下午五点半才回去,甚至周六周天也留下来加班。三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虽然是一个很平常的举动,但是作为家在平潭,三年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林鸿飞说道。
到村后,宋驰马上挨家挨户入户与村民谈心,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驻村不久,宋驰在下村入户时了解村里还有两户精准扶贫户,了解到村里特困老人、孤寡老人等几位老人高龄多病、生活困难。三年来,宋驰和林鸿飞一直惦记着这几位老人,除了每季度固定走访外,在台风前后,传统节日前夕都不忘上老人家里走走。平潭临海,冬天风大,宋驰也不忘叮嘱老人注意防寒保暖、注重身体……关注民生、关爱老人,宋驰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精神。
驻村三年,宋驰的脚步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谁家新修了院子,谁家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来了……对村情了然于心,东占村上级的苏平片区工作人员也坦言,第一时间习惯找宋驰。
“有一次晚上,一个老人家家里可能是水管爆裂,家里没水,联系上宋书记,宋书记就亲自去他家修水管。还给我打电话说,游书记,两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在家不放心,我晚上先修,明天村委还是得叫个人帮他把水管重新接好。”游强回忆道。
刚到驻村岗位时,还是疫情防控期间,宋驰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面对村里防疫物资紧缺,宋驰赶紧向中铝瑞闽党委申请2万元疫情防控物资,为东占村常态化防疫防控和核酸检测提供了物资保障,先后完成核酸检测近20次8000余人次。后来打疫苗,村里有的老人行动不便,宋驰又自己开着车,把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个个送到疫苗点。
三年来,宋驰带着村两委办的实事,村民们数得清:修通3条水泥路、新装101盏太阳能路灯、建两口灌溉机井、修复300余米排洪渠,还有帮助村民办门牌、装路灯、修危屋、建水渠、移电杆、调纠纷、防台防汛等,全额代缴2024年农村医保,协调完成市政自来水工程和共享电单车进村等工作,不断完善村内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实现了老百姓用水、用电、出行、生产生活等保供工作……一件件实事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宋驰的真心也换来了真情。如今,说起宋驰,村里的老人都竖起大拇指,夸他有耐心,是村民身边的贴心人、暖心人。
作为四面环海的海岛,每年抗台风都是村委的重要工作。
“每次抗台风,宋驰都说我先来,冲锋在前。2021年,宋驰刚到村里不到两个星期,就赶上‘烟花’和‘查帕卡’‘双台共舞’的情况,早上5点多钟,他就给我打电话,说昨晚风刮得大,能不能一起到村里走走看看村民情况。从那次开始,每次遇到极端天气,我们都一早就开始巡村。”林鸿飞回忆。
宋驰的以身作则也感染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如今每次出现极端天气,村“两委”都主动到岗值守。
激活文旅经济“新引擎”
夏日的傍晚,余晖将天空染成绚丽的色彩,海面泛起阵阵白浪。游客围坐在东占村的村部门前广场,眺望巨大的风车在海风中徐徐转动,带来阵阵清风,村里面朝大海的石厝,用古朴的姿态诉说着平潭的历史。暑气渐渐消散,游客一边听着海浪的声音,一边享受着夏日难得的宁静与清凉。
念好“山海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村财的从输血变成“造血”。
“这几年,东占村的村财从片区垫底,到去年三十几万,到今年突破五十万;从美食一条街到传统古村落修复,从马山生态修复到旧房子改造,吸引了一批创业人员,沙滩业态蓬勃发展,宋驰同志非常有经济头脑。”包村工作队队长夸道。
东占村位于平潭岛东北端,山海相依,面朝绵长的长江澳沙滩和优美的森林风力发电田,旅游资源丰富,但过去,东占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主要以林下养虾厂和村部民宿为主,收入有限,整个北部湾欣欣向荣,东占村却人流少。宋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村财的第一次突破,是东占民宿经营权的转移。2021年11月,受疫情影响,东占村第一位民宿从业者退出。在宋驰和村两委干部接手的1个多月时间里,他担负起民宿日常经营管理,努力改善周边配套设施,想方设法多头招商,并于次年1月与新的民宿从业者签订了承包合同,民宿租金较上一年增长两倍多。
“我们一家是被东占村吸引过来的,这里环境很美,当时想在村里承包民宿,但是手续不全。宋驰知道后,跑前跑后,帮我把所有手续办理清楚,把配套设施配全了,我基本是拎包入住经营,还解决了小孩读书和民宿办证的问题,我很喜欢这里。”湖北荆州来岚开发民宿的柳燎燎说。
为了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宋驰和游强着手实施东占优选项目。宋驰经常泡在苏平片区经发处了解平潭特色农渔产品,跑进各乡镇农村田地渔场实地考察,频繁来往福州平潭两地,时刻紧盯项目进展情况。2023年元旦前夕,近1.5万斤的东占优选“芦洋橙”运往福州和福清,帮助农户推广农产品的同时,也助力东占村村财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就是根本保证。人流量起来后,宋驰和村两委班子一起谋划,把原来村里的临时垃圾场改造,打造成美食一条街,精心规划26个临时摊位和1个临时停车场,配套水、电、公共卫生间、指示牌等基础设施。为了尽快推进美食街落地,宋驰和村两委干部积极与福州、福清、平潭等线上商家洽谈业务,材料的选择、设计、询价、购买和安装均是自己动手,既节约成本又方便后期维护,整个项目的建设,仅花了35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场地平整、场地铺设养护、水电进场等到交付使用。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10余家民宿、3家餐馆和5家公司入驻,建成长江澳东江畔追泪营地和森林主题咖啡馆、传统冲浪主题酒吧等旅游设施,有效拓宽村集体和村民创收增收渠道,实现了传统农渔业村向旅游新村的蝶变。
近年来,在宋驰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东占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800余万元,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946.6平方米,其中中铝瑞闽帮扶资金达82.9万元。
绘就“绿水青山”新图景
“以前山上采石头,风吹过来,脸上都是沙。”村民游天香回忆起过去的场景,不禁眉头紧皱。平潭又被称为“石头城”,过去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从山上采石头修建而成,石头厝防风抗浪,却给村庄环境带来了“伤害”。光秃秃的石头山,要绿起来、美起来,困难重重,但东占村还是决定开展马山生态修复。
东占村一面靠海且处在风口,在绿植选择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东占村先后在小部分地方尝试种植了高山榕、三角梅、非洲茉莉等树,但存活率都不高。“下面全是石头不好种啊,我们就去买土、买沙回来,后来树木成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生态修复过程的艰辛,村委至今历历在目。“为了更好地保持水土、防风抗沙,我们还组织植树造林、绿化荒地52亩,由此,村子还被评为了‘福建森林村庄’!”游强如是说道。
近年来,东占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将破损的马山山体重焕新生。宋驰还别出心裁,将东占村的党建工作与农村特色相结合,通过创建“古韵民居,绿意东占”党建IP,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主动参与省级评选,撰写了东占村生态修复故事,全程参与了实验区级媒体、省级媒体的跟踪报道,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东占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马山生态公园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有效增加了东占村的知名度和曝光度。
以前东占村山好景好,但是创业机会少,留不住年轻人,村里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如今村里振兴,让年轻人慢慢地回到村里创业。
“宋驰书记以小产业为切口,做实生态发展这篇大文章,在苏平镇打造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样板’——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盘活村庄闲置资源、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把建筑垃圾堆放点打造成为村集体经济逐年提高的一个重要产业,使东占村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样板,为当地提供年均近100个就业岗位,点燃了乡村振兴‘致富引擎’。”包村领导高兴地说。
如今的东占村,石厝错落有致,海风拂过林海,游客坐在村部广场眺望风车与大海,昔日的“石头城”已成宜居宜业的“海岛桃源”。
“好好工作,保重身体。驻村一任,造福一方,一路平安!”驻村前,中铝瑞闽领导的叮嘱宋驰一直牢记于心并付诸实践。
如今,结束驻村工作的他已回到中铝瑞闽岗位,但东占村的水泥路、路灯、民宿和村民的笑容,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
“回到企业,我会继续做一颗‘螺丝钉’,把乡村振兴的经验用到工作中。”宋驰的话语坚定有力。从中铝蓝到乡村绿,他用实干诠释了驻村干部的担当,也为央企助力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