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写在“央地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召开之际
航天科技、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中国电信、中铝集团、中国建材、中国铁建、中交集团……这些声名远播的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央企”。
他们制造大国重器,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也是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领头羊”。以重庆为例,目前,中央在渝规上企业已多达416家,广泛分布于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对重庆城市建设、产业提升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3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与重庆市政府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央地携手合作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 共建现代化新重庆座谈会”。
央地合作谱新章,携手并进正起航。央企和重庆正一起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2月27日,随着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工程正式通车投入初期运营,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实现500公里大跨越,运营线路总计达到12条,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纵观重庆轨道交通建设史,一家央企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从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2号线)、第一条地铁(1号线),到国内首批采用PPP模式集投资、建设、自主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再到国内首条采用双流制As车辆运行的市郊铁路跳磴至江津线,这家央企,累计承揽了重庆轨道交通近百个合同段,其旗下以多种模式参与重庆轨道工程施工的下属单位,多达16个。
这家央企,就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它是迄今为止重庆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参建单位。
说起中国铁建与重庆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亲密无间。早在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建设中,中国铁建前身——铁道兵就与重庆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中国铁建参建的襄渝、渝怀、遂渝、宜万、渝利、兰渝、川渝等干线铁路,形成了重庆的外部大通道,参建的成渝高铁、渝万高铁、渝贵铁路等项目,引领重庆进入高铁时代。这家央企旗下的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重庆梁平至四川开江的高速公路,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川渝两地首次联合开工的省际高速公路,标志着两地交通协同联动进入了新阶段。
在重庆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央企,又何止中国铁建。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在渝参建了10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197公里,占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约40%。今年3月1日,这家央企又与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积极参与万州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交一公局集团,目前已在渝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达到10条,总投资额达600多亿元。这家央企正在加快推进铜安、江泸北线两条高速公路,计划年内建成通车,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再添两条省际新通道;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重庆果园港综合物流基地项目,将为重庆再添一座拥有水铁公多式联运“集散地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及大宗商品交易的期货/现货交割仓库集群。
除了对内对外交通,央企还广泛参与重庆的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位于南川区的中石化重庆页岩气有限公司,累计完成上百亿元投资,目前页岩气年产能达30亿立方米。今年,这家央企将新增投资26亿元,新增页岩气年产能5亿立方米。由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云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后,将为重庆提供1200兆瓦的调节电源。
产业培育的“顶梁柱”
按照重庆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航空航天产业“横空出世”,剑指千亿规模。重庆的底气,一定程度上源自央企在重庆的布局——
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携全球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项目(鸿雁星座),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打造全球总部。
2021年12月,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和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重庆两江新区揭牌。它们都是中国星网集团的应用平台——前者承担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发展任务,与重庆共同构建卫星互联网产业体系;后者则致力于卫星互联网地面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仿真系统建设。
2023年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电磁频谱研究院及低轨卫星星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在此之前,另一家在渝央企——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积淀了颇为雄厚的硬件储备。2019年,这家央企旗下的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为“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东风”系列导弹、“天问”探测器、运20大型运输机、C919国产大飞机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关键高精尖铝合金材料,产品还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销规模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
航空航天产业,只是央地合作推动重庆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的最新力作。在重庆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央企一直扮演着“顶梁柱”角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央企充分释放“能量”,川渝携手打造的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如今都已初具规模。
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重庆长安汽车,如今已形成“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格局,拥有来自全球24个国家的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在数字化智能化及新能源领域投入百亿元,通过数字化变革不断引领产品迈向中高端,成为重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2022年,长安汽车销量234.6万辆。其中,长安自主品牌海外销量同比增加48.8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加150.06%。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将达到400万辆。
在川渝汽车产业集群中,还有一支央企“劲旅”——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旗下的中国汽研。后者是我国汽车行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和公共技术服务机构,汽车测试评价及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服务的主要提供商,是我国汽车技术服务领域的权威。
再来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的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轨车辆检修运维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单轨车辆研发制造基地。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屡屡创下“中国第一”——2017年推出的全球风轮直径最大H171-5MW下线,创造了三类风区海上机组年等效满发3957小时纪录。2022年,该公司研发出国内首台按深远海条件进行设计、工程实施及测试验证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同年,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再次刷新了风轮直径最大、单机功率最大的全球纪录。
出谋划策的“顾问团”
作为老工业城市,“工业锈带”如何才能变为“生活秀带”?目前,大渡口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促成这一地方经验向全国推广的,是一家央企——中咨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又称中咨西南。
“在接受委托后,我们对大渡口城市转型发展的既有做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城市,提出了新的改进意见。”中咨西南总经理李超说,以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切入点,引领带动城市更新改造,繁荣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间、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大渡口一举进入国家发改委名单,也是此次入围的唯一西南城市。
这不是中咨西南第一次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提建议、出主意。去年,这家央企给綦江采煤沉陷区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启动了综合治理及绿色产业转型EOD项目。后者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让治理和开发并行,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矿区生态保护修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业发展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如今,綦江南部因采煤沉陷影响的打通、赶水等乡镇,在环境治理、产业替代等诸多方面,均有了不小的提升。
助力重庆培育现代服务业,像中咨西南这样的央企,还有不少。
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服务产业。其中,信息网络是现代服务业的硬件基础。为重庆打造高速、全覆盖的信息网络,由电信、移动、联通等央企担纲主力的运营商,功劳不小。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电信已在渝累计投资100亿元建设千兆城市,千兆端口覆盖1000万户;开展国家区域信息通信枢纽建设,其中,新型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15T,一级干线达到2100余皮长公里、二级干线达到7900余皮长公里;在算力体系建设方面累计投资超20亿元,具备1.3万个数据中心机柜和10万台服务器能力。
联通则是在5G基站方面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建设。2019年以来,这家央企累计在渝投入108亿元,建成了3.2万座5G站点。如今,联通5G网络已实现重庆市区、县城等城区的良好覆盖,完成地铁、高铁等重要交通线的重点覆盖,逐步向乡镇、农村区域延伸。
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运营商还有更大的动作。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董事长夏泳透露,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他们将重点从加快新基建、开展数字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等方面助力川渝两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今年,中国移动将在重庆实现5G网络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以及100%的乡镇以上区域,为重庆打造1000个高品质千兆示范小区。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支撑服务业发展,关键在应用。中国五矿旗下智能化信息化业务板块引领企业——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可谓“龙头中的龙头”。
这家重庆地区规模最大的软件企业,业务范围早已超越了单一产品的研发,而是以“产业发展+数字平台”为引领,在重庆打造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标杆项目,构筑起全国产化的“云—算—网—边—端”AI落地应用架构解决方案,助力培育产业生态。目前,这家央企正围绕“创新链—孵化链—供应链—产业链”四链开展行动,力争用10年时间在西南地区打造出世界级的数字产业集群。
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合作进入新阶段。让我们携手共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共同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央地合作新样板。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